8月23 ~25日,江蘇省建材行業協會會長聶長蘭陪同中國建材工業聯合會會長張人為在江蘇鵬飛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科行集團有限公司開展調研工作。
24日上午,張人為會長一行參觀了鵬飛集團的新廠區各精加工車間,認真聽取了集團總經理王家安匯報,對該集團緊緊抓住我國水泥工業調整發展的機遇,戰略定位于大窯大磨的制造,并成長為我國最大的窯磨制造企業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張人為表示:我們鵬飛經過這么多年的艱苦奮斗和戰略孵化,已經成為國內、國際面向原材料工業的窯、磨專業生產基地。
下午,張人為會長一行離開江蘇鵬飛集團,又行色匆匆趕赴鹽城,在鹽城環保產業園考察了江蘇科行投資3.2億元新建的環保產業新廠區,并聽取了該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劉懷平關于下一步實施技術創新,重點開發用于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的臥輥磨,和針對廢氣排放的脫硫、脫氮、脫硝等的空氣凈化裝備。對科行集團近年來的科技創新工作,張人為會長予以了充分肯定。他表示:科行集團近年來的發展已經引起江蘇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這很不容易的。我在此表示祝賀。科行公司的發展,是我們建材機械行業依靠科技創新發展的一個典型。

在鵬飛公司新產品前合影

參觀科行集團技術中心實驗室

在科行集團辦公大廳合影
考察后,張會長指出:鵬飛和科行這兩個企業,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從共同點來看,這兩個企業都是從傳統產業發展起來的,主要是生產水泥機械裝備。從鵬飛來講,主要是生產窯磨,窯磨這個東西有多少技術含量呢?他們能做到這么大的規模,這么好的質量,而且為國內外所認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站住,這是不容易的。這就是他們的優勢。大窯大磨是他們最基本的東西。就是發展新產品,這個最基本的東西也不能丟掉。因為一個新產業的成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就是技術過了關,你應用是否能過關?最后還有能不能市場化、產業化并得到盈利等一系列問題。所以我們現在講技術創新,最后就要落實到市場化、產業化、直至最后盈利。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而科行的技術創新選擇了環保行業,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和國家發展高端制造業、現代制造業的方向是一致的。劉總把發展的決心放在這個上面,依靠我們自己的創新體系,依靠院校的產學研團隊,真正做好這樣一個產業,是有前景的。我表示贊成。但是,我們環保產業的創新真正做到像選粉機那樣,成為一個主導產品,我認為還有相當的路要走。因為一項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的形成,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我的建議是:科行公司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條路我必須走下去。只有走下去,我科行公司的發展才有前景。目前,我國的環保產業與國外相比,差距還很大,這主要表現在技術上。比如說解決脫硝問題,就算你這個技術是好的,但是你面臨的對象的哪個工況條件,變化是很大的,我們現在對此還不熟,還沒有吃透這些條件。此外,熱工窯爐也是各種各樣,有電力的,有玻璃的,還有水泥的,有不同溫度、不同工藝、不同工況條件下,排出的廢氣情況也不同。玻璃熔窯的廢氣,是在1600多度條件下產生出來的,其中的氮氧化物是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我們要做好相關的基礎研究,把各種燃燒產生廢氣的情況都建立成數據庫,根據這些分析結果,然后確定催化劑是什么配方。這項工作是比較復雜的。科行雖然目前還面臨著很多困難,但劉總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在于能夠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這是他的本事,這也是成功的條件。
我們預祝鵬飛、科行在發展建材機械、環保產業方面的科技創新取得更大成功。
陪同來江蘇開展調研工作的領導的還有,中國建材工業聯合會科技部主任周清浩、辦公室副主任孫星壽;中國建材機械分會會長方芳、秘書長王玉敏;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孔祥忠等。鹽城市建材協會會長朱國華、秘書長孫方標陪同考察。
編輯 魯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