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新時期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化兩化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關乎著作為國家經濟建設重要原材料的水泥行業發展提供了引領。
作為國家重點支持水泥結構調整的十二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之一,金隅冀東水泥以數字化企業架構設計理念制定《金隅水泥產業“十四五”數字化轉型規劃》,持續推動“低碳化、智能化、融合化、服務化”落地,在水泥市場持續低迷的當下,在“冠軍思維”的引領下,通過不斷深化“四化”建設,不僅實現了公司的穩健運營,還多年保持利潤在水泥板塊位居前列。
今年是金隅集團與《中國建材》雜志社共同組織的金隅媒企聯合調研采訪活動連續開展的第15年。4月12日,調研采訪團一行啟程前往本年度調研采訪的第一站,通過深入走訪調研金隅冀東水泥銅川、陽泉兩區域公司,記者也深刻感受到了金隅冀東水泥在數字化轉型上作出的突出成果。

去年8月,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發布了第二批全國建材行業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榜單。在這批公布的項目榜單中,“六零”示范工廠項目引發了行業關注,“零外購電、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資源、零碳排放、零廢棄物排放、零員工”的定義為建材行業落實“雙碳”目標描繪出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藍圖,但又像是“不可企及”的科幻想象。
在無數好奇而期盼的目光關注下,金隅冀東水泥揭下了“零員工”工廠項目的榜單,并將這塊“招牌”掛到了冀東水泥銅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冀東銅川”)身上。然而,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座有著輝煌歷史但生存岌岌可危的國營老廠,如今經過產能置換和創新改造,迎來了全新的轉機……
AGV機器人正在運送水泥樣品
當我們順著一列整齊的運料車車隊進入園區時,在花園一樣的工廠里仿佛奏響起了一首“智能化交響樂”——開袋、填充、封裝、運輸,一代代袋裝水泥在機械臂的操作下被平平穩穩地被放上傳送履帶,密封的無人化操作間不會泄漏任何粉塵;出艙、起飛、巡檢、報告數據、自行回倉充電,無需控制的無人機在工廠的正上方巡檢,站得高所以看得遠,作為工廠的“眼睛”,它精準地記錄每一處細節,并將檢測數據實時傳輸進“大腦”;啟動、行駛、自動檢測路徑、繞行障礙物、取樣、返程實驗室、卸載樣品,憨態可愛的AGV機器人車在花園工廠中不慌不忙地運送水泥樣品,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也不會有絲毫疲倦;取樣、檢測、記錄、分析比對數據,實驗室里高精尖儀器正在自動檢測,快速得出精確結果;一組組實時更新的數據在可視玻璃窗上浮現,在整個工廠的“大腦”里,僅有三兩個工作人員在進行檢測。

2022年,冀東銅川加大研發投入,公司在研重點科技項目15項,成功轉化落地7項,年度申報專利15項,其中獲得授權10項,參編國家、行業、地方標準5項。在這里,創造了數個行業首創。一是作為行業首套全自動煤粉實驗室,創新使用氮氣作為填充氣體進行煤粉輸送,解決了全自動煤粉取樣炮彈在管道輸送中煤粉自燃的安全隱患。二是搭建無人機智慧巡檢平臺,構建天地一體化監管系統,建成行業內首套危廢自動化驗系統并投入使用,實現了危廢化驗過程的無人化、系統全過程可視化,確保了測試結果真實、準確;系統與ERP系統實現無縫對接,為下一步全流程智能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三是首次采用AGV小車加機器人的模式進行水泥樣品的全自動存樣系統。
在這里,我們似乎已經看到了未來工廠的雛形,“零員工”工廠,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