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江蘇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若干政策舉措》。
其中,與水泥行業密切相關的內容包括:
一、深入實施傳統產業煥新工程,加快傳統產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持續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每年實施一批綠色低碳改造項目。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鋼鐵、石化、建材行業新改擴建項目需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水平。
二、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替代,強化鋼鐵、石化、化工、建材等行業與可再生能源耦合發展,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探索綠氫煉化、氫冶煉。
三、加快“水運江蘇”建設,構建特色化多式聯運和江海河聯運體系,著力提高大宗貨物的鐵路、水路運輸比重。
四、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重點企業開展碳排放報告、能源和碳排放計量審查,推廣節能降碳“診斷+改造”模式。鼓勵推行“能效論英雄”“畝產論英雄”機制,多層次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有序推動將碳排放評價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將溫室氣體排放管控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健全節能驗收機制,完善常態化節能監察機制。落實高耗能行業差別化電價制度。
五、積極推廣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和合同能源管理,探索實行智慧生態管理、環境托管、合同環境管理,培育綠電交易、碳資產管理、碳足跡認證等服務。
六、聚焦清潔低碳能源、零碳工業、生物固碳等重點領域,加大省級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項目組織力度,集中力量攻克一批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綜合運用貸款貼息、風險補償、財政獎補等方式,積極引導企業及社會資金投入綠色低碳技術研發。
七、持續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引導數字科技企業綠色發展。深入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建設一批先進級及以上智能工廠。
八、綜合運用財政獎補、財政貼息、擔保費補貼、政府采購等多種工具支持綠色轉型。繼續實施與減污降碳成效掛鉤的財政政策。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和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綠色轉型。
九、到2030年,節能環保產業規模達到1.2萬億元左右,打造一批零碳工廠和園區。對符合條件項目給予制造業貸款貼息、專精特新貸、設備擔等支持。強化綠色低碳領域重大項目要素保障。
來源:智慧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