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紅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紙管廠
四川省綿陽市紅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綿陽市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社會福利企業,公司現有資產總額2000萬元,占地面積36000平方米,廠房面積近20000平方米,年經營收入800萬元左右,完成利稅70萬元以上。公司自1980年2月經綿陽地區行政公署綿署函(1980)23號批準創建以來累計安置上百名殘疾人就業,其中包括接受安置軍隊因戰因公致殘的傷殘軍人20余人,目前有職工69人,其中殘疾職工39人,占職工總數的56.6%。主要經營:汽車維修保養、紙管、紙箱、印刷、印章制作和勞保用品等,是一個集生產、經營、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生產自救福利企業。公司于2005年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汽修廠是交通部門核準的二類汽車維修企業,并連續三年獲得四川省交通廳運管局“AAA”級質量信譽等級;印刷廠是省新聞出版局核準的“內部書刊定點印刷廠”和省郵政管理局核準的“信封監制單位”;紙管廠是川西北地區第一家生產高強度工業紙管的廠家,所產紙管通過ROHS(歐盟環保測評)認證;紙箱廠在獲得“對外貿易經營權”的同時,還獲得國際瓦楞紙箱聯盟(ICCA)授權使用國際瓦楞制品回收標志并頒發使用證書。 公司堅持福利企業辦廠方向,視為黨分憂,為政府解愁為己任,被省殘工委授予“四川殘疾人之家”稱號,是省經委中小企業發展中心“重點培育企業”和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單位”。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因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工作表現出色,被四川省總工會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工人先鋒號”;被四川省民政廳評為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先進集體”并給予了嘉獎。 “5.12”特大地震使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公司受損廠房面積達6000平方米以上,損失金額達110萬元以上,在大災面前我公司不等不靠,并于震后的2008年6月編制完成《災后重建規劃》。我公司災后異地重建項目經涪城區發展改革局(川投資備[]2369號)立項備案。災后重建用地幾經波折歷經近2年時間于今年3月落實,5月進場,7月開工建設,預計10月中旬竣工投入使用。項目預計總投資1600萬元,其中:一期廠房建設3800平方米,投資約300萬元,用于改善紙管廠、紙箱廠因“5.12”地震廠房損毀外租用簡易廠房維系生產經營的惡劣生產條件。二期廠房4000平方米、辦公用房和職工倒班房3000余平方米,投資約700萬元,用于擴展汽修廠貨車修理業務,為石塘物流商貿區配套服務。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產值和經營收入2000萬元,利稅350萬元,可解決50-80名殘疾人就業,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