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地區長期求購貴州茅臺酒
1935年紅軍攻占茅臺。為了保護遐邇聞名的茅臺酒生產作坊不受損失,軍委政治部分別在茅臺鎮上生產茅臺酒最多的成義、榮和、恒興三家酒坊門口貼上布告:“民族工商業應鼓勵發展,屬于我軍保護范圍。私營企業釀制的茅臺老酒,酒好質佳,一舉奪得國際巴拿馬大賽金獎,為國人爭光,我軍只能在酒廠公買公賣,對酒灶、酒窖、酒壇、酒甑、酒瓶等一切設備,均應加以保護,不得損壞,望我軍全體將士切切遵照。”從這張通告中可以看出紅軍對民族工業、對知名產品的高度重視。
為了歡迎紅軍,當地群眾捧出茅臺酒。茅臺酒好,當時紅軍的很多高級領導人都知道。紅軍工兵連長王躍南回憶說,他與毛澤東的警衛員陳奉昌從酒坊買酒回來,正巧碰上毛澤東同志,毛澤東問,你們提的么子?陳奉昌回答,買的酒,驅驅疲勞擦擦腿。毛澤東笑著說:“茅臺是出名酒的地方,不過,用這酒擦腳太可惜了!”
然而,對于當時的紅軍隊伍來說,茅臺酒恢復疲勞的功能和治病療傷作用更是終生難忘。據參加過長征的我軍第一位女將軍李貞后來回憶:“1935年3月,我們長征到貴州仁懷縣茅臺鎮。由于長途勞累和暫時甩掉蔣介石軍隊的圍追堵截,大家都希望能輕松一下。
著名作家成仿吾在其《長征回憶錄》中寫道:“因軍情緊急,不敢多飲,主要用來擦腳,恢復行路的疲勞。而茅臺酒擦腳確有奇效,大家莫不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