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貴州四川恩施保鮮冷庫設備
)促進果蔬化
以水果為例,國外農產品采收須達到品質時方可以采收上市,否則受罰。我國處于市場經濟的初期階段,由于國情民情地情不同,汝有相應的法規可循。“物以稀為貴”,促使果品提早采收搶市場,掠奪式生產現象極為普遍。.當前,我國人均水果占有量不足42kg,為工業發達國家的50%,但蘋果、柑橘、梨、稱猴桃、芒果和葡萄、香蕉七大主栽數種均出現賣果難和砍樹現象。同時我國又大量進口這7種水果,且高出國產水果價格5-10倍,據統計,1995年進口水果約20個品種,超過14萬噸。
原因是現階段我國水果產銷過程中,“賣果難”,“買好果也難”。如果農戶與貯戶',生產與銷售純屬買賣關系,勢必產生兩種思想。如葡萄,采前10天大灌水,果粒飽滿,色擇亮麗,增重10%一15%,生產者自然設法灌水。而對購買者,灌了水的葡萄極不耐貯運,貯后一個月裂果率可達80%以上,同理,生產者為提高葡萄產量,不肯疏花疏果,自然負載量過大、不能正常著色,則大量噴乙烯利催熟著色,結果采后果粒紅但味酸,品質差,極易落粒。
市場上見不到果,無奈只好購進口果。果實質量差、賣價低,農民無力增加肥料投人,使果實質量更差,形成惡性循環。
微型節能保鮮冷庫使農民自種、自貯、自銷,產銷一條龍,生產的產業鏈延長至市場,農民既可得到豐厚的保鮮利潤回報,又能切身體會到高價的實惠。農民以土地為本,以耕種為職業,采后獲利自然反哺采前,采前投人大,自然生產農產品,形成良性循環。若無采后保鮮為保障,在農產品集中上市季節,再的農產品也難賣個好價錢,俗話說“秋夭多花一角錢收貨,冬天多得一元錢利潤”。若采后保鮮經營與采前生產是兩個利益體,采后利潤必然被經營者牟取,采后利潤被用于經營者日常消費,無法直接回流反哺采前,從而既損害生產者,又傷害消費者。假若農民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減少中間環節,農民得到了實惠,自然有更大的積極性生產更多更好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