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圖詢價包公包大人玻璃鋼塑像較彩描金包侍制 包拯包青天樹脂雕像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后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佑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佑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后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后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 ,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鄧州市莊嚴雕塑廠專注于十八羅漢佛像,千手觀音佛像,財神爺神像,關公神像,十殿閻君神像等, 歡迎致電 1324319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