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貨代(海運)50強榜單 中國企業占9家!
近日,物流行業雜志《transporttopics》公布了2023**海運、空運貨代50強榜單。
在2023**海運貨代50強榜單中,總部在瑞士的德迅**一,中國外運(4.340,-0.07,-1.59%)、dhl、dsv、德鐵信可分別位列2至5位。在2023**空運貨代50強榜單中,德迅依舊拔得頭籌,dhl、dsv、德鐵信可、ups緊隨其后。
另外,海運貨代榜單共有9家中國企業**,其中中國外運和嘉里物流分別**海運貨代榜2名和9名,環世物流排名13位、華貿物流(9.830,0.29,3.04%)排名14位。另有東方海外物流、嘉宏貨運、鴻安船務、歐華、中菲行**。空運貨代排名榜中,中國外運、嘉里物流、歐華、華貿物流、中菲行、環世物流、嘉宏貨運等中國貨代公司也分別**。
海運是物流中較主要的運輸方式,**約9成左右的貿易都需要通過海運達成。在這一行業中,除了馬士基等提供運輸工具的公司以及各大港口外,貨代也是不可獲缺的角色。
根據《2023**海運、空運貨代50強榜單》發布的數據,**前50名貨代的海運年貨運量達到了4072.6萬teu,其中**名的年貨運量為2274.4萬teu,占前50名總貨運量的55.9%。
另外,海運和空運貨代的**名中,有4家企業重合,這也意味著綜合性物流企業的市占率較高。
貨代市場有諸多小型貨代活躍其中,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成熟,貨代領域的集中度也越來越高。環世物流集團董事長劉明田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便表示,貨代行業未來的發展將呈現出信息化、網絡化運營和并購整合趨勢。
2022年的貨運市場并不順利。2022年上半年,**海運和空運運價仍高位運行,下半年**海運集裝箱貿易量下滑、**航空貨運需求下降。受此影響,2022年中國外運的代理及相關業務對外營業額為694.86億元,同比下降19.12%。此外,對比《2022年**海運、空運貨代50強榜單》可以發現,德訊等**前5大貨代的年貨運量均比上一年下降。
貨代成員還面臨船公司的“搶食”。據壹航運報道,dsv曾官宣拿下**較大風力發電機制造商威斯塔斯,但一年多后,馬士基宣布與威斯塔斯合作。
其背后原因是,馬士基等船公司這幾年逐漸完善供應鏈業務,并發展直客,貨代作為銜接船公司和貨主之間的中間人,其連接作用被削弱。2021年海運市場經歷了“一箱難求”的局面,船公司的話語權大大提升,貨代常常無法兌現協議中約定的服務**,反而成為服務中的弱者。在空運領域,船公司也在積極布局,貨代公司反而成了船公司的收購對象,如排名8的ceva變在2019年歸入達飛麾下。
深圳東格林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專注于國內貨物運輸代理,船東代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