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用藥時機—防治小瓜蟲
小瓜蟲是一種很難治療的寄生蟲,感染小瓜蟲后,會有以下癥狀:
1、小瓜蟲的幼蟲浸入魚體的皮膚或鰓絲組織后,吸取魚體營養,引起組織分泌大量粘液,
2、病魚的體表肉眼可見一個個小白點,開始發病時,體表、鰭基部略見發紅,病魚呆滯于池底或堆積在魚池的角落,繼而白點出現,逐漸增多,嚴重時,體表形成一層白膜,皮膚發炎,拒食,多從鰭條邊緣開始腐爛,最后導致死亡。
預防方法:
1.資料都顯示小瓜蟲適宜的水溫為15℃~25℃,<10℃和>28℃發育停止,28℃以上時幼蟲極易死亡,因此升高水溫可預防小瓜蟲病。這里只是針對的幼蟲,小瓜蟲幼蟲24小時找不到寄主即死亡,但目前已發現在28℃以上水溫中有白點病發生。
2.放苗前徹底清塘,徹底清塘,徹底清塘!重要的話說三遍,尤其是一些老塘,很多蟲卵都是藏在塘底淤泥里面,患病池塘也多是清塘不徹底的,所以,清塘很重要。
3.保持水質清新,及時調水,這一點也很重要,水質渾濁,有機雜質多,也是白點病引發的重要原因。
對于發病的小瓜蟲,可以參考使用以下治療方法:
1.發病初期使用主要成分為干姜粉,辣椒粉,青蒿素的中草藥拌料內服,每千克體重0.3克~0.4克藥料,或者每千克飼料用8-10克藥粉,一般發病初期魚苗食欲會下降,為了短期內讓藥物起效,可以適當加量,參考藥品賣家建議為準,一般連用5天~7天,可以控制。
2.針對小池塘,一畝水面可以在晚上全池潑灑聚維酮碘250ml,防止被叮咬魚苗傷口感染潰爛,另外辣椒及干姜粉類中草藥200g,兌水全池潑灑,搭配內服,讓趨離蟲子。這個方法在發病初期效果是明顯的,如果發現晚了,病魚身上布滿小白點,即使連續用藥,苗種的損失也很大。所以針對小瓜蟲,一定要清楚感染癥狀,及時認準病原,早發現早治療。
ps:對于魚苗感染小瓜蟲以后,不是因為蟲叮咬而死,而是因為感染以后魚的體質變弱,再感染細菌在發生病變造成魚苗大量死亡。真正因為蟲子死是需要很長時間的,魚苗感染小瓜蟲以后,它慢慢就不吃飼料,消瘦而死。小瓜蟲有天敵,它的天敵是輪蟲,每年在魚苗下塘之前,培育大量輪蟲,一是供魚苗開口餌料,二是可以成為小瓜蟲的天敵,抑制小瓜蟲。另外還有一種茅孢清,可以內服,可潑灑,魚苗吃了以后魚苗身上就有一點氣味,小瓜蟲就不會叮咬魚苗,這樣就可以預防小瓜蟲。同時提醒大家,待小瓜蟲全部脫落以后,一定要消毒。小瓜蟲雖然掉了,但是魚苗身上還是會有一個叮咬小孔,如果不消毒的話,還是會感染細菌,還是會死掉。使用茅孢清時,加強改底調水,如有內孢子蟲建議配合金肝利膽或對蝦腸肝寧+賽有漁液肽美,再用金肝利膽或對蝦腸肝寧+止雪腸鰓康+賽有漁液肽美防止繼發細菌性感染。賽有漁提供專業技術老師支持+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