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石修復山體刻字
“鵝池”是蘭亭有關王羲之的第一塊碑石。相傳王羲之寫這塊碑時,剛寫好“鵝”字,忽遇圣旨下達,連忙擱筆接旨。其子王獻之順手提筆一揮,續寫了一個“池”字,于是兩字雖風格相近,但“鵝”瘦“池”肥,成為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二王”父子合壁,被稱為“父子碑”。流觴亭后為“御碑亭”,八角形,高12.5米,內置我國大古碑之一的蘭亭御碑,高6.8米,寬2.6米,重一萬六千余斤。正面是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手書的《蘭亭序》,碗口大的字體,灑脫酣暢,表明康熙皇帝也是一位功力不淺的書法家。碑陰,是乾隆游蘭亭時寫的七律《蘭亭即事》,同一碑為祖孫兩人所書,所以此碑又稱“祖孫碑”。御碑亭西北為王右軍祠。池之兩旁為長廊,壁嵌歷代書家所摹《蘭亭序》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