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茶葉末釉仿西周菱格條帶紋大方壺鑒定出手
《大樸尚簡-明清單色釉瓷器菁華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8年
存世所見雍正御瓷之中,茶葉末釉仿古淺浮雕器皿,極為稀罕,不見與本品相同者,而工藝相近乾隆例,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亦為摹制青銅古器,浮雕青銅器紋飾,本品堪稱雍正御瓷之獨特摹古佳器。摹古,為康雍乾三代御瓷主題旋律之一,摹制青銅古器紋飾最早見于康熙青花,雍正繼之,乾隆則大盛,無論純粹摹古還是改進性摹古,均獨步有清一代,唯一不同之處,康雍之世摹古多為賞玩,乾隆時期則祭祀禮器與陳設賞玩并重,尤其乾隆十六年之后,內府厘定禮制,考訂《皇朝禮器圖》,瓷質摹古器皿更注重禮儀實用性。
本尊屬雍正仿古極軌之作,摹宋直口瓶加飾如意雙耳而成。其釉汁滋潤古樸,端莊典雅,靜穆而高貴。此造型為雍乾年間頗受皇帝青睞的官窯花瓶樣式。通體施茶葉末釉。橢圓口微撇,闊頸,鼓腹,圈足外撇。頸部有四條凸起,兩兩對稱仿扉棱裝飾。器身以十字寬條帶紋裝飾,交匯處有菱形凸起,左右貼塑雙環耳,底刻「大清雍正年制」篆書款,此六字篆書款為典型唐英榷陶時期的風格。
造辦處活計檔中,常能讀到雍正皇帝朱批,瓷器制作要「文雅」、「精細」、「秀氣」,避免「厚」、「俗氣」與「粗糙」。本品之器型,亦見施茶葉末釉例。兩例曾售于香港蘇富比,其一為趙從衍典藏,兩度舉錘,分別為1979年,編號321及1987年,編號295;其二售于1983年,編號141。此器型源自西周青銅壺,可參一青銅帶紋雙環耳壺例,售于倫敦蘇富比1975日,編號7;另參一青銅獸耳壺例,出土于山東省,刊于《文物》,1972年,編號5,圖版6,圖2。
茶葉末釉是鐵結晶釉中的重要品種之一,以鐵為呈色劑,因高溫釉,其發色穩定,無明顯透光。釉黃綠色相摻雜,似茶葉細末之色,故而得名。茶葉末釉燒制,始見于唐代,宋代、明代也有燒制,以清代雍正、乾隆時期制品最為精制。
北京古盛文物鑒定公司,集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銷售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是全國真正具備文物鑒定的機構之一,具有法人地位的文物鑒定單位,公司有國內具有公信力資深專家組成的鑒定團,從事文物藝術品鑒定與評估的專業性機構,為社會各界提供科學、客觀、公正、真實的文物鑒定服務,具有嚴格的鑒定與審核程序。公司秉承“公開,公平,公正,誠信”的原則,做到去偽藏真,對每一位藏友負責。搭建藝術品的服務平臺。
北京古盛文物鑒定公司不斷鉆研,力求穩妥,力求服務.佳化。以客戶要求為己任,公司現擁有一批開拓進取,尊重科學,懂技術會管理,善于開拓市場,誠實守信的員工隊伍。公司聘請多位.文物鑒定專家,并有專家團隊組常駐本機構為來自各地藏友進行全方位文物藝術品鑒定。尊重文化藝術,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提高中國文物藝術品的地位和影響。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為前題,以專家團隊為基礎、以科學數據為根本、以承擔法律責任的鑒定結論為信譽保障,傳承文物藝術品鑒定行業的正能量。
如果經過我中心鑒定為珍品,符合上拍條件,可以為藏家介紹正規拍賣公司或者提供其他銷售渠道。尊重文化藝術,傳播文化藝術精粹,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斷提高文物藝術品的地位和影響力。公司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凝心聚力,扎實進取,用專業、科學數據為根本,積極推進文物藝術品鑒定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
北京古盛文物鑒定公司業務范圍廣,全國遍布多家企業攜手合作,多家藝術館、拍賣公司、古玩店等資源共享。
一、本公司所出具鑒定報告,對鑒定結果承擔法律責任。
二、本公司收費標準是根據實際情況收取,不存在亂收費情況。
三、收費標準
中國書畫:古代、近現代、古籍善本、碑帖
瓷 器:陶器、高古(老窯)、宋元明清、民國、 近現代
古玉玉器:高古、宋元明清、和田、翡翠、田黃、壽山石
金 屬 器:青銅器、金銀器、銅器、銅鏡、佛造像、掐絲琺瑯
雜 項:硯臺、漆器、牛角雕、家具、木雕、其它雜項
錢 幣:古幣、紙幣、各種糧票、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