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護器選型
spd是surge protective device的簡寫,中文名稱有:電涌保護器、浪涌保護器、防雷柵、雷電浪涌防護器、防雷器等。
spd浪涌保護器其內部包含至少一個非線性元件。當電涌出現時,spd能在極短的時間導通,將電流泄放到地,其響應時間為ns級(10-9s),而電涌的上升速度一般為μs級(10-6s),因此spd可以把電壓限制在安全的水平,起到保護設備的作用。
spd浪涌保護器可以理解為一個“瞬時接地設備”,對于不帶電的物體如設備外殼、管道等,一般可以直接接地,而對于帶電的線路,通過spd來“瞬時接地”。
spd浪涌保護器內部常用的非線性元器件有tvs(瞬態抑制二極管)、壓敏電阻(mov)和氣體放電管(gdt)。
圖1
這幾種元件中,tvs響應快,但放電電流較小,gdt放電能力大,但是響應較慢,mov的放電能力和響應速度均居中。
spd種類繁多,從應用的角度,我們可以把spd分為電源spd和信號網絡spd。兩者主要的區別在于:
1) 電源回路工作電流大,而信號網絡回路工作電流較小。
2) 電源spd要求的放電電流較大,而信號網絡回路要求的放電電流較小。
在實際應用中,電源spd一般并聯安裝,采用mov單級保護。
采用并聯安裝,是因為電源回路工作電流大,如采用串聯安裝,則spd需要承受很大的回路工作電流。
采用mov,是因為tvs放電能力不足,而gdt存在工頻續流問題。采用單級保護(且不同級之間要求間隔一定的距離),是為了滿足能量協調要求(后附工頻續流和能量協調概念解釋)。
地凱科技信號spd浪涌保護器一般采用串聯安裝方式,采用gdt和tvs兩級保護。spd可以用串聯安裝方式。
采用串聯安裝方式,首先是因為信號回路電流小,另外串聯安裝可以做到多級保護,并且滿足能量協調。
采用gdt(和tvs)而不采用mov,是因為mov結電容較高,且放電能力相同的情況下,其尺寸比gdt大很多。另外,信號回路由于電流(電壓)較小,使用gdt時也一般不需要擔心工頻續流問題。
補充知識1:什么是工頻續流?
gdt(氣體放電管),屬于開關型元件,其開關狀態取決于其內部空氣是否被擊穿。使用開關型元件的spd稱作開關型spd。開關型,顧名思義,就是工作在“開”和“關”兩種狀態。
當電力線上的電壓低于其開啟電壓時,其工作在“開”(高阻)的狀態,當電力線電壓高于其開啟電壓時(如電涌產生),其工作在“關”(導通)的狀態,可以泄放很大的電流。開關型元件的導通狀態通常是氣體弧光放電的過程,因為維持弧光放電的電壓只需要幾十伏(通常低于電力線的額定工作電壓),所以在電涌消失后,施加在spd上的電力線電壓使得弧光放電得以維持,這就是工頻續流。工頻續流會使得在電涌消失后,spd無法返回到開路(高阻)狀態,造成spd發熱甚至炸裂,引發火災事故。所以開關型spd一般只用于電源系統n-pe之間(或低壓低流的信號系統中),如果要應用在電力線上,其必須具備續流遮斷能力。
補充知識2:什么是能量協調?
所謂能量協調,就是多級spd或保護元件,其放電能力大小不一,在一起使用時,必須使雷電流合理分配,以保證放電能力較小的spd或元件不會損壞。
如下圖,spd1放電能力大,殘壓高,spd2放電能力小,殘壓低。為了達到較好的保護效果(放電能力大,而且殘壓低),同時使用spd1和spd2。但實際情況下,雷電流并不一定按你預想的那樣,大部分經spd1泄放,少部分經spd2泄放。如果做不到能量協調,spd2會因為分擔過大的雷電流而損壞。
圖二
同樣,對于信號spd,也存在能量協調問題。如果能量不能協調,tvs就容易損壞。
圖三
電源spd在安裝時要求兩級之間間隔5-10m的距離,就是為了實現能量的協調;信號spd一般會在gdt和tvs之間加上一個耦合電阻,其目的也是為了實現能量協調。因為電阻會消耗功率,所以只適合在電流較小的信號回路加。
以上了解了spd的基本工作原理,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spd的主要技術參數、spd選擇。
電源spd的主要技術參數和選擇:
1.大持續工作電壓uc
2.放電能力
標稱放電電流in(8/20us): spd能承受該波形沖擊10次以上。
大放電電流imax(8/20us):spd能承受該波形沖擊至少1次。
沖擊放電電流iimp(10/350us):spd能承受該波形沖擊至少1次
3.電壓保護水平up
4.spd的組合模式
spd是一個“瞬時等電位連接”設備,在系統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其呈現“開”(高阻)的狀態,因此spd的uc值必須高于系統可能出現的大持續工作電壓,否則spd安裝后,還沒等浪涌產生,spd就已經損壞,甚至可能引起火災事故。
對于uc的選擇,標準中gb 50343建議如下:
圖4圖5
在這里需要注意相電壓和線電壓的區別。比如220/380vac電壓系統中,相電壓是220vac,線電壓(兩相之間)是380vac。電源spd一般是安裝在相與零或相與地之間,所以uc值應該和相電壓220vac比較。
在實際的應用中,uc值一般都會多留一些余量。不同國家,電網質量情況不同。歐洲發達國家,電網較穩定,uc的余量會小一點。我國電網質量一般,uc余量要大一點。而在一些東南亞國家,電網質量可能較惡劣,uc值需要更高一些。
spd的放電能力是spd的核心性能指標,理論上越大越好。其選擇可以參考gb 50343標準。
圖6
這個表格,是根據被保護系統的重要性(abcd等級)和spd的安裝位置(防雷分區),來選擇spd合適的放電電流。系統的重要性等級越高,spd安裝位置越“靠外”,選擇的spd放電電流應越大。
需要理解的幾個概念:
1.雷電防護等級
根據防雷裝置的攔截效率e來確定,a級為98%,b級為90%,c級為80%,d級為80%以下,越重要的建筑,要求的攔截效率越高。由于攔截效率e理論上定量計算比較復雜,標準中還給出了定性的劃分參考。在此不做深入介紹,可參考gb 50343第4章,雷電防護等級劃分和雷擊風險評估。
2.雷電防護分區:
圖7
lpz0a(lpz: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表示該區域無任何防護,受直接雷擊和全部雷電電磁脈沖威脅的區域。
lpz0b,表示受直擊雷保護,但是受到全部雷電電磁脈沖威脅。
lpz1,表示受直擊雷保護,且內部雷電電磁脈沖經屏蔽后已經衰減。
lpz2~n,表示受直擊雷保護,且內部雷電電磁脈沖經進再次屏蔽后繼續衰減。
電壓保護水平up:up值是“表征spd 限制接線端子間電壓的性能參數”,是一個“門檻”值,也就是說,在規定的波形下測得的spd的限制電壓,都不會超過這個值。
從單一維度講,up越小越好。但實際上,up值和uc、測試波形相關。uc越小,測試波形的峰值電壓、電壓上升速率或電流越小,up越小。標準中,建議up≤0.8uw,uw為設備耐壓值。一般情況下,這個條件并不難滿足,所以在選擇spd時,應重點確認產品的uc和放電能力。
圖8
*實際應用中,有可能up大的spd,實際殘壓反而更小。
假設一個場景,兩臺基于mov的電源spd,uc相同,第1臺spd,in=20ka,up=1.5kv;第2臺spd,in=10ka,up=1.3kv。第1臺spd的up=1.5kv是在20ka下測得的,而第2臺spd的up=1.3kv是在10ka下測得的。在實際應用中,面對同樣的沖擊電流,第1臺spd的殘壓理論上會低于第2臺spd的殘壓,盡管第1臺spd的up高于第2臺。
后是電源spd的組合模式。它需要根據電源系統的類型來選擇。
圖9
同的電源系統,的spd組合模式如下:
tn-s:4p(3p+1)
tn-c,it:3p
tt:3p+1
單相tn:2p
單相tt:1p+1
關于電源系統的類型的區別和為什么選擇對應spd組合模式,在此就不深入介紹了。
信號spd的主要技術參數和選擇:
1.大持續工作電壓uc
2.額定工作電流il
3.放電能力
4.電壓保護水平
5.其他要求
1.uc:原理上與電源spd一樣,uc應大于回路的大工作電壓,且留有一定的余量。不過相比電源spd,信號spd的uc余量可以小一些,因為信號回路電源相對穩定。
2.il:由于信號spd一般采用串聯安裝方式,il不得小于工作回路的持續工作電流。如果是采用并聯安裝方式,則不需要考慮該參數。
3.放電能力:由于信號、信號相關設備的多樣性,實際應用中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在工控行業,一般要求in≥5ka,不少品牌已經可以做到in=10ka。
4.電壓保護水平,原理上與電源spd近似。實際應該中需要考慮被保護產品的耐壓性能。一般來說,如果被保護產品符合基本的emc要求,up值一般都滿足要求。如果被保護產品耐壓水平很低,另做考慮。
5.其他要求,如產品的接口類型、保護線數、安裝方式、帶寬(高頻信號時需要考慮spd引起的信號衰減)、防爆要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