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沙壺
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紫砂壺是中國漢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
由于明清紫砂大師制作紫砂陶器的原料是一種含水鋁硅酸鹽礦物粘土,是由地殼中含長石類巖石經過長期風化與地質作用而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種類繁多,我國大多數地區都藏量豐富,他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二氧化錳,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鈦和結晶水。因此,制作紫砂陶器的原料各地區都是廣泛具備的(某些田土也是制作紫砂的好原料,但要經過國土部門的批準),沒有真假之說,根據制作不同的紫砂陶器產品,也可加入上述某種氧化物,也就是專業內所說的配方,沒有“化學料”之說,由于要經過高溫燒制(通常在1100度以上)因此,無毒,對人體無害。
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楊彭年、楊鳳年的作品十分難得,因此給現當代紫砂大師如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間。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現代名家顧景舟的茶壺,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價格才380元此外,蔣蓉等的作品價位一般也在10-2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