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盤管機組供冷量和供熱量試驗方法
一、試驗裝置組成
機組供冷量和供熱量應采用圖中所示試驗裝置進行測量。試驗裝置由空氣預處理設備、風路系統、水路系統及控制系統等組成。整個試驗裝置應保溫。
1、空氣預處理設備
空氣預處理設備包括加熱器、加濕器、冷卻器及制冷設備等。
空氣預處理設備應有足夠的容量,應能滿足被試機組入口空氣狀態參數的要求。
2、風路系統
風路系統由測試段、靜壓室、空氣混合室、空氣流量測量裝置、靜壓環和空氣取樣裝置等組成。
測試段截面尺寸應與被試機組出口尺寸相同。
風路系統應滿足以下要求:
a)便于調節機組測量所需的風量,并能滿足機組出口所要求的靜壓值;
b)保證空氣取樣處的溫度、濕度、速度分布均勻;
c)機組出口至流量噴嘴段之間的漏風量應小于被試機組風量的1%;
d)測試段和靜壓室至排氣室之間應隔熱,其漏熱量應小于被試機組換熱量的2%。
3、水路系統
水路系統包括空氣預處理設備水路系統和被試機組水路系統,應滿足如下要求:
a)空氣預處理設備水路系統應包括冷、熱水輸送和水量、水溫的控制調節處理功能;
b)被試機組水路系統應包括水溫、水阻測量裝置、水量測量、水箱和水泵、量筒(應能貯存至少2min的水量)、稱重設備和調節閥等,水管應進行保溫;
水路系統測量時應便于水量的調節,并確保測量時水量穩定;同時應確保測量時達到所規定的水溫。
二、試驗方法
1、濕球溫度測量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a)流經濕球溫度計的空氣速度應為3.5m/s~10m/s,z佳速度為5m/s:
b)濕球溫度計的紗布應潔凈,用蒸餾水使其保持潤濕,并應與溫度計緊密貼住,不應有氣泡;
c)濕球溫度計應安裝在干球溫度計的下游。
2、測量步驟如下:
a)在試驗系統和工況達到穩定30min后,進行測量記錄。
b)連續測量30min,按相等時間間隔(5min或10min)記錄空氣和水的各項參數,應至少記錄4次數值。測量期間允許對試驗工況參數作微量調節。
c)取每次記錄的平均值作為測量值進行計算。
d)分別計算風側和水側的供冷量或供熱量,兩側熱平衡偏差應在5%以內。取兩側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機組的供冷量或供熱量。
3、試驗應記錄如下數據
a)日期
b)試驗者
c)制造廠
d)型號規格
e)機組進、出口尺寸
f)大氣壓力
g)流量噴嘴前后靜壓差或噴嘴出口處動壓
h)使用噴嘴個數與直徑
i)進入流量噴嘴的空氣溫度和全壓
j)被試機組出口靜壓
k)被試機組進、出口空氣干球和濕球溫度
l)被試機組進、出口水溫
m)被試機組水流量
n)被試機組輸入功率
三、該試驗裝置還可以測試以下性能參數:
1、水阻
測量盤管進出口水壓降,即為水阻值。機組實測水阻不應大于額定值及名義值的110%。
試驗時,應滿足以下要求:
a)水溫為7℃~12℃,調整水流量為額定供冷工況水流量;
b)熱水盤管水溫為40℃~60℃,調整水流量為額定供暖工況水流量。
2、凝露
按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機組表面應無凝露外滴。
試驗時,機組應在低擋轉速下運行,待工況穩定后,應再連續運行4h。若機組帶可調節導風條,應將其固定到廠家規定的開機默認位置;若廠家沒有規定該位置或只能手動調節,導風條應調節到z大開度。
3、凝結水
按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機組不應有凝結水外溢或吹出。
機組應在高擋轉速下運行,待工況穩定后,應再連續運行4h。
4、供冷能效系數(fceer)
測得輸入功率、水阻、水流量和供冷量后,按式(1)和式(2)計算得到機組供冷能效系數(fceer):
計算得到的機組fceer不應小于規定的能效限值及名義值的95%。
5、供暖能效系數(fccop)
測得輸入功率、水阻、水流量和供熱量后,按式(3)和式(4)計算得到機組供暖能效系數(fccop):
計算得到的機組fccop不應小于規定的能效限值及名義值的95%。
云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專注于焓差實驗室,風量測試臺,人工氣候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