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堵漏隧道堵漏公司
隧道堵漏公司襯砌裂縫滲漏治理及其控制技術
一、襯砌裂縫情況
隧道襯砌裂縫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滲水裂縫,二是無滲水裂縫,即干縫。滲水裂縫多半是穿透性裂縫,在整個結構厚度上都開裂,甚至可能連背后柔性防水材料也撕破,或者背后防水材料未鋪設好,導致結構防水失敗。
1.裂縫情況調查
(1)總體情況
從隧道現場調查和檢測,已襯砌段均出現了一定數量的裂縫,其中線路右側共有裂縫538處,線路左側共有裂縫559處,其寬度最小0.1mm,2.05mm。
(2)裂縫的分類
在以上裂縫中,從走向來看,基本上屬于環向施工縫,有少許斜向裂縫,未見縱向裂縫。從滲水情況來看,大多數為不滲水的干裂縫,出口段有75處滲水裂縫,占全部裂縫數的6.8%。從裂縫寬度來看,1mm以上的占23.9%,0.3~1mm的占65.8%,小于0.3mm的占10.3%。
2.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
(1)混凝土干縮裂縫。這類裂縫絕大部分屬于環向施工縫,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襯砌施工過程中,養護濕度不夠,導致混凝土干縮而產生裂縫。其深度很可能貫穿整個襯砌厚度,對隧道防水影響很大。
(2)地質條件惡化。主要由于受軟弱圍巖松動壓力,變形巖體的擠壓,偏壓隧道的不均勻受力,相鄰洞室開挖的相互影響等因素作用,改變了隧道的受力狀況,出現應力重分布或局部應力集中,導致隧道結構變形、侵限或破壞。
(3)地下水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地下水的滲流及侵蝕作用,導致混凝土強度降低或厚度減小。
(4)由于隧道穿越地層存在高壓水,且巖溶發育,洞內與地表存在明顯水力聯系,當排水盲管被泥沙封堵后,阻塞了水的排泄孔,水壓升高,導致混凝土襯砌開裂。
二、防止隧道產生裂縫的措施
(1)設計時應從隧道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及周圍環境、氣候、氣象資料,合理選擇混凝土結構的斷面形式、強度等級、厚度、配筋形式、變形縫位置等設計參數,確保結構不僅能滿足使用功能,而且能夠避免在隧道施工和運營中產生裂縫。
(2)可采用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纖維或微纖維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和密實度;合理確定混凝土澆注時機和順序,給混凝土的膨脹變形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3)施工單位應加強管理和監督、檢驗,嚴格按設計圖紙和有關的施工規范、規定施工,從水泥、水、外加劑、砂、碎石的選擇、加工到鋼筋材質、型號的選取都應嚴格把關,認真檢驗,不合格的材料應杜絕使用。
(4)施工過程中應加強隧底的清理和拱頂超挖的回填,避免底部混凝土中夾有泥砂,拱部留有空洞,確保底部和拱部的襯砌厚度和強度。
三、結束語
盡管隧道產生裂縫的原因比較多,但大部分隧道的裂縫都不同程度地與施工質量有關,有的初期支護或二次襯砌背后存在空洞,因此,加強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質量,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質量監督體系是減少隧道裂縫的有效措施。
總結:以上是中聯天盛隧道堵漏公司小編為您分享的隧道襯砌裂縫滲漏治理及其控制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了解更多防水堵漏知識,歡迎關注中聯天盛防水堵漏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