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苗 鮰魚苗 金色泥鰍苗 草魚苗養殖基地
魚苗 鮰魚苗 金色泥鰍苗 草魚苗養殖基地-新會區司前鎮億兆水產養殖場隨著高溫期的到來,水產養殖過程中病害頻發,給水產養殖戶造成很大經濟損失。由于河蟹一旦發生疾病,就會減少,甚至停止攝食,那么即使再好的藥餌,也很難起到理想的效果,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河蟹的病害應該是預防為主,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無病先防。通過定期對水體消毒,內服抗生素的藥餌,科學投餌,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劑和底質改良劑等措施,達到預防河蟹病害爆發的效果。 水產養殖知道病害的發生是由宿主,養殖環境和病原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有當水質惡化,病原微生物達到一定濃度,河蟹因為應激而導致免疫力下降,才會引起病害的發生。那我們可以從這三方面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保持水質穩定。保持水體的清爽,穩定。其實,池塘中水質不一定要調到,但一定要穩定,具有一定的緩沖能力,當外部環境變化時,水體也能保持相對穩定,可以減少因水環境波動造成河蟹長期處于應激狀態,而消耗過多的能量,所以當我們檢查水質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水質指標稍微不達標時,不一定要急著去調整、處理,一直保持這樣的狀態,河蟹也會慢慢的適應,這樣更利于河蟹的生長。所以,定期使用底質改良劑,分解池底有機物,減少有害物質的積累。5-7天為一個周期,定期使用芽孢桿菌和乳酸桿菌這些微生物,去改善水質,保障水體的藻相和菌相的動態平衡,保持水體的穩定性,減少河蟹的應激而導致導致免疫力下降。保持水質穩定:生物凈水寶(3-8畝/瓶)+ 加酶利生寶(3-6畝/袋),5-7天/周期,少量多次。 第二,減少病原的積累。水體中一直存在著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隨著水溫的升高,餌料殘渣、糞便的大量積累,給病原微生物提供繁殖需要的營養,造成病原微生物大量生長,在水體中積累到一定的濃度,才會引起病害的爆發,我們養殖過程中定期的消毒工作,并不能消滅水體中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只定期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降低其濃度,達到減少病害發生的效果,所以我們需要定期使用聚維酮碘等藥物,消毒改善水環境。 套餐:爽水寶(2畝/瓶) + 碘寶(2畝/瓶),養殖前期(3-5月份)水溫較低,微生物生長速度慢,10-15天/周期; 中后期(6--9月份)水溫較高,微生物生長速度快,7-10天/周期。 第三,提高河蟹免疫力。提高河蟹免疫力,是從河蟹自身的機體出發,有內而外的抵抗病原的侵害,增強其抗病能力,達到減少病害發生的效果。養殖過程中很常見的一個現象:同樣的水體環境,同樣的氣候,同樣的管理水平,為什么有的河蟹發病死亡,而有的河蟹還能健康的生長?本質上就是河蟹機體自身免疫力決定的。河蟹免疫力強則病害少,免疫力弱則病害多。那我們可以通過投喂餌料,保障河蟹充足的營養,促進免疫消化器官的健康發育,尤其是肝胰腺的健康發育,在投料高峰期定期拌喂一些保肝護腸的藥物,降低河蟹肝胰腺負擔,提高免疫力、病害高發期(7-8月份)拌喂拌喂氟苯尼考等抗菌藥物,從充足的營養和肝胰腺健康的生長發育兩個方面,提高河蟹自身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