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灌注樁斷樁原因 沉管灌注樁斷樁的預防措施
沉管灌注樁是土木建筑工程中眾多類型樁基礎中的一種。是采用與樁的設計尺寸相適應的鋼管(即套管),在端部套上樁尖后沉入土中后,在套管內吊放鋼筋骨架,然后邊澆筑混凝土邊振動或錘擊拔管,利用拔管時的振動搗實混凝土而形成所需要的灌注樁。這種施工方法適用于在有地下水、流砂、淤泥的情況。
操作工藝
1.錘擊沉管灌注樁的施工方法一般為“單打法”,但根據設計要求或土質情況等也可采用“復打法”。
2.錘擊沉管灌注樁宜按流水順序,依次向后退打。對群樁基礎及中心距小于3.5倍樁徑的樁,應采用不影響鄰樁質量的技術措施。
3.樁機就位時,樁管在垂直狀態下應對準并垂直套入已定位預埋的樁尖,樁架底座應呈水平狀態及穩固定位,樁架垂直度允許偏差不大于0.5%。
4.樁尖埋設后應重新復核樁位軸線。樁尖頂面應清掃干凈,樁管與樁尖肩部的接觸處應加墊草繩或麻袋。
5.注意檢查及保證樁管垂直度無偏斜后采正式施打。施打開始時應低錘慢擊,施打過程若發現樁管有偏斜時,應采取措施糾正。如偏斜過大無法糾正時,應及時會同施工負責人及技術、設計部門研究解決。
6.沉樁過程中,應經常使用測錘檢查管內情況及樁尖有否損壞,若發現樁尖損壞或水泥進入,應拔出樁管,回填樁孔,重新設置樁尖進行施打。
7.沉管深度應以設計要求及經試樁確定的樁端持力層和三陣,每陣十錘的貫入度來控制,并以樁管入土深度作參考。測量沉管的貫入度應在樁尖無損壞、錘擊無偏心、落錘高度符合要求、樁帽及彈性墊層正常的條件下進行。一般三陣每陣十錘的貫入度不大于30mm,且每陣十錘貫入度值不應遞增。對于短樁的貫入度應嚴格控制,并應通知設計部門確認。
8.沉管結束經檢查管內無入泥進水后,應及時灌注砼。每立方砼的水泥用量應不少于300kg。當樁身配有鋼筋時,設計無規定時砼塌落度宜采用80-100mm;素砼的塌落度宜采用60-80mm。灌入樁管內的砼應盡量多灌,拔管高度一般只要能滿足第二次所需要灌入的砼量時即可,樁管不宜拔地太高。
9.拔管時采用倒打拔管的方法,用自由落錘小落距輕擊不少于40次/min,拔管速度應均勻,對一般土層以不大于1m/min為宜。在軟硬土層交界處及接近地面時,應控制在0.6-0.8m/min以內。在拔管過程中,應用測錘隨時檢查管內砼的下降情況,砼灌注完成面應比樁頂設計標高高出0.5m,以留作打鑿浮漿。
10.凡灌注配有不到樁底的鋼筋籠的樁身砼時,宜按先灌注砼至鋼筋籠底標高,再安放鋼筋籠,然后繼續案灌注砼的施工順序進行。在素砼樁頂采用構造連接鋼筋時,在灌注完畢拔出樁管及樁機退出樁位后,按照設計標高要求,沿樁周對稱、均勻、垂直地插入鋼筋,并注意鋼筋保護層不應小于3cm。
11.對于砼灌注充盈系數小于1.1的樁,應會同設計單位研究補救措施。
12.按設計要求進行局部復打或全復打施工,必須在灌注的樁身砼初凝之前進行。
13.灌注樁身砼時應按有關規定留置試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