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蓋菇種植技術和方法
大球蓋菇如何種植?
1.整地作畦:首先在栽培場四周開好排水溝,主要是防止雨后積水。整地作畦的具體作法是先把表層的壤土取一部分堆放在旁邊,供以后覆土用,然后把地整成壟形,中間稍高,兩側稍低,畦高10~15厘米,寬90厘米,長150厘米,畦與畦間距離40厘米。為不影響樹木生長,可不翻土,將菇床建在兩棵樹的中間或稍靠近畦的一側,以便于果園管理。
2.場地消毒:在整地作畦完成后尚未建堆之前應進行場地的消毒,可在畦上潑澆1%的茶籽餅水,防止蚯蚓危害,在畦上和四周噴。若選用山地作菇場,撒用滅蟻靈、白蟻粉等滅蟻。
3.材料處理:培養料按不同地區就地取材,要求新鮮、干燥、不發霉。可選用以下配方1干純稻草。2干純麥稈,3大豆稈50%、玉米稈50%,4干稻草80%,干木屑20%,5干稻草40%、谷殼40%、雜木屑20%。
4.浸草預堆:稻草浸水在建堆前稻草先吸足水分,把凈水引入水溝或水池中,將稻草直接放入水溝或水池中浸泡,邊浸草邊踩草,浸水時間一般為2天左右,不同品種的稻草浸草時間略有差別。預發酵在白天氣溫高于23℃以上時,為防止建堆后草堆發酵、溫度升高而影響菌絲的生長,需要進行預發酵。
5.堆制菌床:堆制菌床重要是把秸稈壓平踏實,草料厚度20厘米,厚不得超過30厘米,也不要少于20厘米。每平方米用干草量20~30公斤,用種量600~700克。堆草時第1層堆放的草離畦邊約10厘米,一般堆3層,每層厚約8厘米,菌種掰成鴿蛋大小,播在兩層草之間。播種穴的深度5~8厘米,采用梅花點播,穴距10~12厘米。增加播種的穴數,可使菌絲生長更快。
6.蓋覆蓋物:建堆播種完畢后在草堆面上加覆蓋物,覆蓋物可選用舊麻袋、無紡布、草簾、舊報紙等。舊麻袋片因保濕性強,且便于操作,效果好,一般用單層即可,大面積裁培用草簾覆蓋也行。草堆上的覆蓋物,應經常保持濕潤,防止草堆干燥。將麻袋片在清水中浸透,撈出瀝去多余水分后覆蓋在草堆上。
益富源菌菇生態寶在大球蓋菇種的作用
1、分解大分子營養物質 分解培養料中纖維素等大分子物質成分,降解成易被吸收利用的糖、氨基酸等有機物,并優化基料的團粒結構,提高其透氣性能和保水性能。
2、固定空氣中的氮,增加培養料的營養 供菌絲和子實體吸收利用,同時還具有解磷、解鉀的作用,使無效態p、k轉化成有效態。
3、富含多種食用菌需用營養元素,提前出菇 分泌酶、細胞分裂素、硫胺素等生物活性物,補充營養,促進菌絲扭結和子實體生長發育。
4、拌料滅菌 拮抗有害微生物,抑制有害菌增殖,起到防病效果,提高培養料利用率、發菌率。
5、增產增收,改善口感 能夠有效縮短培養料發酵時間,提高發酵質量,增加養分,促進菌絲生長,改善菇類口感,提前出菇,延長保鮮期。
噴灑 沖施 翻耕使用。